首页 > 走进蒲县 > 人文旅游

朴厚的山里娃—西戎

2022-10-11
【字体:

真诚,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文学的灵魂。作为一位在抗日根据地成长起来的作家,西戎的为人和创作实绩最能体现这两个字的分量和价值。

西戎本名席诚正,1922年生于山西蒲县西坡村,幼时由于家贫,高小毕业就辍学放羊。在抗日浪潮中,1938年,正值少年的西戎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参加了抗日救亡团体——蒲县牺盟会宣传队(后转入新军决死二纵队吕梁剧社)。他在县城读高小时,受身为教师的堂兄影响,阅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和鲁迅等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参加革命工作后,他的学养积淀很快使他成为一名称职的文艺宣传工作者。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他随吕梁剧社到了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附设的“部队干部训练班”学习。

艰苦而生机勃勃的战斗学习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用稚嫩的笔写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我掉了队后》,那是根据他之前参加晋西北木前塔反“扫荡”战斗的亲身经历创作的,1942年10 月31日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他这篇处女作,这对他走上文艺创作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他曾说:“这件事不足为奇,但对我这个正在生活道路上摸索前进的青年人来说,却受到了极大鼓舞,也可以说,影响了我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从此我便盲目而自信地走进了文学队伍的行列,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戎《文学路上五十春》)

1943年春,西戎又从延安返回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创作活动的前期,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与马烽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当时,他们还是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在《晋绥大众报》任编辑,1944年底,晋绥边区召开了表彰敌后民兵英雄事迹的群英会,他俩奉命前往采访,英雄们充满传奇色彩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们,在积累了丰厚生活素材的基础上,他们采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章回体形式,以生动形象的群众语言,环环紧扣的故事情节创作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于1945年6月5日至1946年8月20日在《晋绥大众报》连载,晋绥边区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1946年出版。这是反映抗战时期敌后游击战风貌的第一部长篇巨著,它象征着解放区文学在艺术上的日臻成熟,“是实践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代表作品之一”(杜学文《革命战士  人民作家》),成为他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创作的成功源于对真实生活的体验,用西戎的话说就是“生活培养了作家,作家离不开生活”。血与火的历练成就了他们的创作,也酿就了他们真挚的战友情。2001年1月西戎病逝后,马烽的挽联真切地体现了那份挚情:

从硝烟中走到和平年代,西戎始终不改自己的创作初衷:“写真实的,写自己相信的,写自己熟悉的。”在他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他的笔触从关注农村青年挣脱封建婚姻桎梏的《谁害的?》《喜事》等题材,转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广阔空间。1953年,他写了《终身大事》《在前进的路上》等短篇。1954年调到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后,又写了10多万字的短篇,《纠纷》《麦收》《宋老大进城》《有这样一个年轻人》等。1956年,为了方便深入生活,他调回山西省文联。至1964年陆续写了《灯芯绒》《冬日的夜晚》《姑娘的秘密》《女婿》《平凡的岗位》等近20个短篇。还和马烽等合写了《扑不灭的火焰》《兴业春秋》等电影剧本。1964年又写了大型话剧《青春的光彩》(未发表)以及散文、报告文学《在荣誉面前》《母亲的晚年》等。期间,为了获取第一手生活素材,他常年在农村蹲点,与农民真诚地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观察他们的一颦一笑,于是,中国文学画廊中出现了赖大嫂、宋老大等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人物形象。“文化大革命”中西戎也因此罹难,将他当成写“中间人物”的黑典型,被剥夺了整整十年的创作权利。

1978年,西戎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繁忙工作之余,他仍笔耕不辍,创作了《他,是弱者,也是强者》《我是山里娃》等大量散文、评论、报告文学、电影电视文学剧本。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幽默风趣,尤其回忆往昔的散记兼具珍贵的史料价值。他一生留下近200万字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上个世纪的社会风貌。这是山西文坛的文学精品,也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西戎的创作量比起同时代的作家来相应少一些,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长期全身心扑入编辑工作。从50年代的《火花》至70年代后期创刊的《汾水》,西戎一直担任主编。他从不当“甩手掌柜”,每期刊物从创意策划、版面设计、组稿、编稿、终审等各个环节都亲自把关,一丝不苟,把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在全国独树一帜。另一个原因是他悉心培养文学新人。诗人流沙河曾感慨万千地著文说:“前不久听太原来客说:‘西戎爱才,发现苗头,便往山西省文联调。’我说:‘这不是新闻。36年前,我就知道了。’来客举出一串名字,都是三晋新秀,全国著名,听了如雷贯耳。我说:‘漏掉一个。’”“漏”的这一个正是流沙河本人。早在1949年11月,西戎曾随军南下四川成都,主办《川西日报》,发现了时为乡村教师、颇有诗才的流沙河,立即将他调入报社,随行采访报道。流沙河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诗坛新秀。

在编《西戎文集》时,散文《谷子黄了的时候》原署名为“西戎、流沙河”,为订正史实,我向流沙河电话咨询,在通话中他特意强调删去他的署名,并要求我注明“本文系作者于1951年秋天领着流沙河在川西平原大邑县下乡采访时合写的”。一个“领”字表现了流沙河先生的谦和,更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般情谊。而晋军的崛起亦有多种因素:作家的创作实力,前辈作家评论家的影响力,再就是作为省作协主席、期刊主编西戎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呕心沥血地为许多作家的新作写序;想方设法将才子们调入作协、文联,以期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他曾殷切嘱咐张平:“好好写东西吧,作家就得靠作品说话。”见到文学后人成就斐然,他欣慰至极。1999年6月26日,在参加“张平作品研讨会暨《十面埋伏》首发式”的会上,他真诚地呼吁作家们要“深入生活,直面现实”。但不幸的是,西戎突发脑溢血倒在会场上,再也没能醒来,于2001年1月6日辞世。西戎就像一名忠诚的战士战死沙场那样虽死犹生,无愧于“人民作家”的光荣称号。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000188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330003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蒲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3302141035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