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000188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330003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蒲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初秋金风至,盛会今又临。8月21日至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这是山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
本届文博会展览面积为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以及36个国家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共推出228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总招商金额820亿元,5天时间累计观展达到48.9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文博会现场交易和线上销售总额突破2.8亿元,达成合作意向66.1亿元。通过打造集视觉、听觉、互动体验与交易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展示空间,举办“山西文化地标”“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推动全省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赋能 活化文脉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无疑是本届文博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来自新型旅游装备、智能体育、智慧文物、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的众多创新产品齐聚一堂,机器狗、仿生机器人、低空驾驶、无人导览车和地下考古方舱等体验项目,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科技为文化带来的全新活力。
“哇,这些文物都飘了起来!”8月22日,在山西文博集团展区,一位观众被如绸缎般流动的“莫比乌斯环”柔性屏所吸引,忍不住发出赞叹。屏幕上,山西文物精品以悬浮动态的方式呈现,引来众多观众驻足细看。
科技体验区俨然成为现场最具人气的打卡地。在宇树科技展区,仿生人形机器人擂台上演了一场拳击赛,这些曾在春晚扭秧歌的机器人如今打出精准拳法,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相邻的EX ROBOT展区,观众提议让机器人以文博会为主题作诗。“三晋灵辉聚一堂,文博盛会韵悠长。七馆争辉呈妙意,八方来客品流芳。”机器人即刻吟诵出一首七言诗,现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作为文物大省,山西揭晓了文物保护“科技密码”。在省文物局展区的移动式博物馆中,观众可化身“文物工作者”,手持GPS定位设备、操作三维扫描仪,沉浸式体验文物修复全过程。一面浮雕墙前更是藏有惊喜:用手机扫描图案,云冈石窟的飞天即刻翩然起舞,晋城玉皇庙的星宿神像也“破壁而出”。一位头戴AR眼镜的观众连声感叹:“太震撼了,连衣纹细节都清清楚楚,真像站在石窟里!”
AR、VR、MR等创新技术的应用还不止于此。省文化和旅游厅展区推出以晋侯鸟尊为灵感的虚拟数字人“青鸟”,向观众娓娓道来侯马盟书的前世今生;山西日报社展厅的AR读报体验区排起长队,原本平面的晋商文化报道“变身”为可感可触的立体影像;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展区的3D打印体验同样亮眼,导入模型后10分钟便可打印小船模型、1小时能完成火箭模型;山西影视集团打造的沉浸式虚拟拍摄影棚里,只需几分钟,观众就能“穿越”到山西古建之中,并即时生成一段“穿梭千年”短视频;山西演艺集团展区的主背景墙巨幅LED屏加上先进的环绕立体声音效,将观众瞬间拉进话剧《右玉》的场景中;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展区内,用巨幅LED屏和摇臂设备展示的定格动画制作场景,让在场观众恍然大悟:“原来定格动画是这样产生的!”
8月21日,“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活动举行,10个典型案例及5个入围案例涵盖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数字文博等领域。大同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团圆令》AI动画制作、关公文化大模型等案例的创作团队,现场分享技术创新经验,全面呈现山西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前沿成果。
传承创新 融入生活
“看不够,真的看不够。山西非遗太精彩了,让我不虚此行!”来自河南商丘的游客陆女士兴奋地表示,她早就听闻山西非遗的名气,特意趁假期带孩子来开阔眼界。
本届文博会上,非遗展示一改以往静态陈列的方式,转向生动的场景化叙事。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打造区域性文创品牌“山河文创”,通过创意转化让“表里山河”从历史典籍中走出来,成为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播的生活符号和文化产品。其中,“古韵三晋”文创卡牌以山西的古建筑和文物为主题,设计精美,细节清晰,被观众称为“掌心里的山西博物馆”。在山西广播电视台展区,文创“集合店”内的“黄河娃”系列产品、定制款春“碗”、“来晋了”系列产品,都与山西本土影视文化相关,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首次亮相的“文创山西”主题展区,以山西“表里山河”地貌为空间骨架,融汇永乐宫壁画色彩,将古建元素巧妙重构。展区内设有红色文创专区,呈现80余件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为主题的产品;中国日报文创专区推出“豹越繁花”“天龙山佛首”系列,把文化符号融入丝巾、伞面等日常用品;官方专区升级吉祥物“晋小友”,推出“突飞猛晋”“应有晋有”等七大主题衍生品;山西文创设计师联盟则带来琉璃鸱吻扩香摆件、水泉梁墓壁画本册等多元创意作品。
各展区的非遗同样异彩纷呈,晋中市展区以非遗技艺复刻流失大英博物馆的龙纹琉璃砖;阳泉市展区集中展示平定砂器、黑釉刻花陶瓷等国家级非遗技艺;朔州展区的葫芦烙画、刻瓷、柳编、剪纸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献技;忻州市展区的刺绣、面塑,长治市展区的堆锦作品《猫趣图》等,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省文联推出的晋剧玩偶、状元冠冕、笔记本等文创产品,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许多展区还推出非遗体验、集章打卡活动,实现零距离互动。
8月21日,“山西文化地标典型案例”发布活动让太原晋祠、大同云冈石窟、朔州应县木塔等11市重点文化地标,以及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集体亮相《中国日报》“发现山西”特刊,向63个国家和地区递出山西文化名片。同步发布的《开箱中国:在山西,抬眼看见千年》微视频,以斗拱为线索,串联起山西不同朝代的古建筑,唐制汉服与应县木塔、宋制襦裙与晋祠圣母殿的碰撞,让网友直呼“穿越感拉满”。
8月22日,“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公布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这些案例涵盖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队伍建设、重点节庆文化活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文化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多方面,全面呈现了山西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与新亮点。
交流互鉴 商贸繁荣
“我们多次参展文博会,带来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长治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原小焕自豪地说,“今年展品最多,买的人也特别多,销量非常大。”在该展区,128头高档宴会瓷《繁花似锦》系列惊艳亮相,将山西青铜器纹饰与四季花卉完美融合,从餐具到酒具一应俱全,精美非凡。
本届文博会山西文创产品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从供不应求的“佛小伴”到引人注目的“二十八星宿”,从文创雪糕到盲盒、摆件,以及山西博物院的青铜器文创、平遥古城饰品等,琳琅满目。“没想到山西文创这么有趣。”江苏游客张先生拿着刚买的鸮卣毛绒公仔说,“它既保留文物特色,又可爱讨喜,让我忍不住想带回家。”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则在一片热闹之中,打造出一个富有格调的图书会客厅,傅山书法作品与高大书墙的结合,让观众漫步其中,迫不及待地挑选起自己喜欢的书籍来。
山西援疆馆内,各式特产吸引观众驻足:“这羊绒围巾上的新疆特色花纹真漂亮。”“五家渠将军街活性炭雕很有名,这次终于见到了。”展馆负责人介绍:“上次产品全部售空,这次备足货源,羊毛制品、奶制品、迷你冬不拉模型等已收到众多合作意向。”
高平二郎庙戏台模型旁,总是围满好奇的小朋友。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艳峰第七次参展,这次带来了“古建带回家”拼装系列,并设置榫卯体验区,深受观众欢迎,订单不断。
走进文化贸易馆,仿佛置身国际文化市集。巴基斯坦匠人现场敲打铜器,伊朗地毯蕴含美好寓意,尼泊尔宝石璀璨夺目……超过36个国家的参展商共聚于此。第四次参展的巴基斯坦商户Mr.Tea用中文热情地说:“展馆特别大,山西人善良友好,我喜欢跟他们聊天。”
此外,“沁州黄”小米、内蒙古奶制品等特色美食也成为“人气选手”,游客品尝后纷纷下单,展区前常排起长队。
好戏连台 沉浸体验
“传统唱腔演绎传承故事,真过瘾!”8月23日,主舞台上演的现代晋剧《泥火情》以精彩唱腔和动人剧情,吸引了众多观众。本届文博会主会场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99场,全省15个分会场也同步推出547场精彩活动。
长治市举办“壮美太行 久安长治”推介会,通过歌伴舞、独唱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党落子《徐策跑城》等节目,全面展示其文化成就,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演出间隙还对重点景区和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推介。大同市则以《壁绘曼舞》开场,舞者以灵动舞姿再现北魏至辽金壁绘画韵,引领观众穿越千年。此外,“侯马盟书发现六十周年系列活动”发布会同步举行,推出学术交流、书法篆刻展、马拉松和微短剧四大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焕活盟誓文化。
展会期间,各市展区纷纷献上精彩演出。太原市展区的8人舞狮阵型变换,引来喝彩;运城市展区带来蒲剧、民歌与器乐表演,并现场展示花馍、泥塑等非遗技艺;晋城市展区推出古乐与舞蹈《二十八星宿》;晋中市展区表演太谷秧歌和形意拳;临汾市展区汇聚威风锣鼓、花鼓和蒲剧绝活;吕梁市展区推出晋剧与木偶戏;阳泉市展区侧重非遗互动;忻州市展区则以二人台、民歌和莜面制作吸引观众沉浸体验。
互动体验同样引人入胜,晋中市展区小朋友体验糖画制作,运城市展区观众排队尝试木版年画,太原市展区VR技术带人“穿越”北齐壁画,临汾市展区内还可参与短剧拍摄。文博会组委会推出专属盖章本,深受年轻人喜爱。
8月22日,在太原晋礼城市会客厅分会场,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晋工造物·器以载道”主题展览中的展品。其中,以晋祠水镜台为原型的积木文创让游客们连连赞叹。此外,太原文旅数字体验馆免费开放、802工厂美食游园会、大同《祈福·永安》实景剧、忻州古城实景演绎、晋中胶片电影展映等,有效延伸了文博会文化体验的广度与深度。
全力保障 创优环境
为保障文博会顺利举办,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面对每日超过1万辆的车流,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综改大队民警许鹏介绍:“为满足停车需求,我们协调开放周边酒店及公寓的内部停车场,并在路边增设6个临时停车带。特别是在8月23日大雨天气下,加强警力部署,16个关键路口均有交警值守,有效疏导交通并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消防安全同样不容忽视。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综改大队潇河特勤消防救援站每天派出20名消防员,两人一组对展馆进行多轮巡查。战斗员刘建国表示:“我们重点检查N1、N2馆的消防设施、商家配电箱,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每日步行超过2万步,成为消防员的常态。
在餐饮区,游客有序排队。来自吕梁的游客表示:“味道不错,价格也不贵。”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潇河园区分局局长刘爱国说:“我们每日抽检餐饮摊位,严格监管食品安全与价格,让大家吃得放心、买得安心。”
每日闭展后,20多辆大型环卫作业车及时进场,开展无死角清洗。现场环卫负责人席敏介绍:“白天以人工保洁为主,夜间则全面进行机械作业,确保道路整洁。”
此外,为文博会专门开通的6条免费公交专线,累计运行3200余班次,运送观众超15万人次。1500多名工作人员、600余名公安与安保人员、120名交警、280余名公交司机、204名志愿者及530名场馆服务人员,以及消防、文旅、环卫、医疗、市场监管、水电气、通信等部门的干部职工,始终坚守文博会现场,为广大群众有序观展、舒适观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从科技赋能文物活化,到非遗创新融入生活,再到产业布局深化拓展,文博会不仅展现了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了山西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相信以本届文博会为契机,山西文化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在三晋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时代华彩。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000188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330003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蒲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